【許佳惠╱台北報導】國內推估有二十三萬名第一型躁鬱症患者,中央研究院歷時七年研究,獨步全球發現四個與第一型躁鬱症有關的基因,並證實此症與腦部發育和腦部離子不平衡有關。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鄭泰安博士表示,發現基因後,有利研究人員,針對不同的基因調配藥物,以利達到最佳療效。

 

研究突破

此研究已發表在《分子精神醫學》期刊,參與研究的鄭泰安昨指出,這項研究是集結台灣二十六家醫療院所,以一千四百零九位第一型躁鬱症患者為對象,經研究人員把患者血液檢體取出的基因放入晶片內,再進行高密度基因鑑定分析,發現四個特殊基因ST8SIA2、SP8、CACNB2、及KCTD12,除了ST8SIA2曾被發表與精神分裂症有關外,其他三個基因則是全球首次發現。

現藥物有手抖副作用

鄭泰安說,躁鬱症分兩型,第一型主要是躁症,有一半患者合併鬱症,第二型是鬱症,研究主要放在第一型。此次研究證實,ST8SIA2與SP8基因是負責胚胎時期腦部感覺與運動神經發育的基因,顯示第一型躁鬱症跟腦部發育障礙有關。另CACNB2與KCTD12基因,是管控人體內鈣離子與鉀離子通道,顯示腦部離子不平衡,也可能引發第一型躁鬱症。
鄭泰安指出,現治療躁鬱症藥物包括鋰鹽和抗癲癇劑,均作用在離子通道,但有長青春痘、手抖等副作用,有效性僅六成。發現躁鬱症基因後,已和美國精神衛生研究院合作,希望發展出新藥,能更有效治療躁鬱症。

用藥僅四到六成有效

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嚴峰彰昨天表示,躁鬱症不易診治,很多患者是在憂鬱發作時才就醫,服藥後激發躁症才發現是躁鬱症,須改用情緒穩定劑來治療,但藥物也僅四到六成有效,發現致病基因,有助臨床用藥治療。

躁鬱症防治注意事項

◎具遺傳傾向,父母皆有躁鬱症者,罹病率高達4到6成,中研院已發現4個基因,未來可望藉由偵測不同的基因型別,用藥治療
◎15到25歲、家有精神分裂症或躁鬱症者,是高危險群
◎內向者突然變外向,且有明顯循環者,應留意罹患躁鬱症可能性
◎反覆發生躁症與鬱症,情緒波動明顯,在躁期出現精力過盛和樂觀,在鬱期則感到絕望和無精打采,有類似情況,應就醫診治
※資料來源:中研院、嚴峰彰醫師

2010年04月15日蘋果日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asisClub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